专注藏药10年品质保证

首页 > 站内新闻 > 新闻内容

西藏七种藏药材人工培育成功鉴定后推广种植


zangyao567 长按复制添加微信 

  昨日上午,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在蔡公堂乡藏药材人工种植实验研究基地,成功举行了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仪式。通过十年时间,该研究院成功探索出长果婆婆纳等七种藏药材的野变家种技术和种子繁育技术。人工培育的藏药材药效成分鉴定成功后,该研究院将向广大农牧民提供人工培育技术,大面积推广种植。
  七种藏药材越来越少
  近几年来,藏医藏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朋友的青睐。随着藏药材资源与产业快速发展矛盾的日趋尖锐,在2003年,自治区藏医院成立了下属的藏医药研究院,开始探索实施资源战略,反思资本运作高于资源运作的传统发展模式,在藏药药用植物野变家种技术研究领域开始进行试探性研究。据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生药所副所长扎西次仁介绍,在过去几年,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唐古特大黄、长果婆婆纳、甘青青兰、桃儿七、藏木香、藏青贝母、金银忍冬七种野生藏药材除人们过度、无节制的采挖外,还有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等原因,桃儿七、藏青贝母等野生藏药材越来越少。“过去,有些藏药厂到各个地区上收购野生藏青贝母可以收到100多斤,由于野生藏药材资源越来越少,商家现在到各地区只能收购到几斤藏青贝母。”扎西次仁说。
  藏药材人工培育成功
  “从2003年开始,我们研究院就开始探索研究藏药药用植物野变家种种植技术。”扎西次仁说,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藏药材人工种植试验研究基地在蔡公堂乡白定村,占地面积210亩。通过近4年的建设,该基地功能设施主要有育苗温棚、育苗网室、定量试验田等设施区域,基本能够满足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的需求,大大缩短了单品种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技术研究的周期,并保障了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种植技术的可靠性。  截至目前,蔡公堂乡白定村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试验研究基地已经开展藏木香、藏青贝母、金银忍冬等数十种藏药材的野变家种技术的研究,其中唐古特大黄、长果婆婆纳、甘青青兰、桃儿七、藏木香、藏青贝母、金银忍冬七种较少的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已基本形成技术体系,而种子繁育技术也已探索研究成功。
  鉴定后会大面积推广
  据了解,西藏贝母类药用植物资源以国家《药典》收载的川贝类卷叶贝母、凌沙贝母、暗紫贝母为主,其品质优良、疗效确切、质量稳定,是国内外公认的贝母类药材优质品种。  据扎西次仁介绍,由于野生藏药材越来越少,加上藏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商家将藏药材价格越炒越高。2008年,藏青贝母的价格曾经被炒到1700元/斤。随着人工培育的贝母和外来贝母的产量不断增加,贝母现在价格还是比较稳定。下一步,研究院计划将人工种植培育的七种藏药材拿到内地进行鉴定。通过与野生藏药材进行对比,确定人工培育种植藏药材的药效作用。“通过鉴定之后,人工培育的藏药材达到藏药的质量要求,我们要从培育的种子当中选出优势品种,给当地农牧民提供人工种植培育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扎西次仁说,藏青贝母已经在实验基地中培育了两年,农牧民只需在大田种植2年就可以收了。
  与港企签订合作协议
  “通过大面积人工推广种植藏青贝母之后,农牧民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扎西次仁说,除了西藏各大藏药厂收购藏药材之外,在2011年,香港京都念慈庵总厂有限公司和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就合作研究西藏贝母人工栽培、组培等关键技术,合作规模化种植推广和产业化收购等事项达成了共识,并就具体合作方式、资金注入等内容进行了磋商,双方还签订了合作协议,以“科研+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牧民走上致富之路。
  “预计到2015年,我们的研究成果将进行转换,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扎西次仁说,藏药材人工种植培育技术,种子繁育技术成熟之后,不仅解决了藏药行业藏药材资源紧缺的问题,并在适宜藏药材生长的农村推广,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当地农牧民在种植藏药材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套种方法,解决当地农牧民的农业收入。

唐古特大黄  
药用部位:根状茎及根。  
药用功效:藏医药学:泻热通肠,凉血解毒,行瘀化积。
没有了肾虚